中心新闻

AI赋能 共促提升 ——我校开展“人工智能学习月”活动​



为积极顺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切实增强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学校于开学第一个月举办了“人工智能学习月”活动,活动形式涵盖专题讲座、沙龙、分享会、教研活动以及在线学习等,校内外4000余人次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期间,一系列精彩的专题讲座吸引了众多教师的关注。浙江海洋大学正厅级巡视员、原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原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夏跃平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家精神”专题报告,深刻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变革和影响,从教育理念的高度鼓励全体教师要践行教育家精神,用好AI技术,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呼吁全体师生主动认识教师职业的荣耀与责任,勇做时代点灯人,积极回应社会期望,促进社会发展。

1.jp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理教授何静、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所孟飞、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设计总监赖国雄、学校信息技术中心杨建凯等专家老师分别围绕DeepSeek应用、AI赋能教育教学、大模型应用、人工智能安全等介绍了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老师们打开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视野。通过实际案例和操作演示,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与潜力,也为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在分享会和教学沙龙阶段,省身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胡伟通过AI技术分享会与教师们交流技术经验,当日参与人数突破1000人。人工智能学院学术副院长陈滨陈滨围绕“AIGC:重塑处理问题的惯性模式”开展教学沙龙,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思维模式的革新。

各教学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教研活动。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共同探讨大模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发中心还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人工智能课程”在线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2.jpg 

此外,教师发展中心还启动了一系列在线展播活动,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医学与生命科学、商科与管理、农业与环境、交叉学科等八个专场,汇聚了众多高校的教学名师和专家的真知灼见与实践经验,与在校教师共同解锁AI+学科教学的全新应用场景,探讨AI时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

据悉,此次活动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教务处、信息技术中心、人工智能学院共同举办。“人工智能学习月”活动的开展,为全校教师搭建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学习平台,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学研结合、学用一体,钱大可等老师撰写的“人工智能任务引擎赋能项目化学习”相关成果在《浙江教育报》发表。未来,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邀请业内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助力全体教师掌握前沿教育技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