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示范活动 积极探索“AI+教育”教学新范式
时间:2025/10/16 作者:jsfz 阅读量: 7
10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示范课《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在兴礼楼213智慧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示范教学,为全校教师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共同探索如何将前沿的人工智能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非专业学生。活动同步通过线上形式面向校内及嘉兴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合作共同体的其他高校进行直播,共吸引470余名教师观摩。
本次示范课由人工智能学院顾国松老师主讲。课堂上,顾老师摒弃了晦涩难懂的代码与公式,以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案例展开教学。他引导学生尝试在不同AI工具(如deepseek、豆包、通义、KIMI等)中输入提示词,并对比分析生成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信息辨别能力。通过全班参与的“提示词实践”“文本接龙”等手机实操环节,学生逐步掌握了与AI有效对话的关键方法。在“提示词设计方法”互动环节,角色扮演法、细节描述法、样本示例法、链式推理法、格式法等依次呈现,学生通过在线平台现场操作,直观感受AI技术的应用魅力。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在“玩”中学、在体验中悟,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的学习工具与思维方式。
本次示范课呈现出两大鲜明特色:一是生活化导向,课程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将抽象的AI理论与现实应用无缝衔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强互动体验,课堂摒弃单向灌输,设置多个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构建知识体系,实现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究”的转变,同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综合素养。
参与观摩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示范课不仅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方法与工具,更引发了他们关于将AI作为赋能工具融入专业教学的深入思考。
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办,是学校系统性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课的成功举办,不仅呈现了高质量AI通识课的样貌,也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拥抱智能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