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教学沙龙“工科实验教学组织”顺利举行
时间:2014/05/30 作者:admin 阅读量: 488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5月29日中午,在梁林校区6号楼417会议室举行了第六期教学沙龙,来自各个院系的三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教学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丁连生老师主持,特邀了机电工程学院的曹坚副院长为主讲嘉宾。曹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教学经历经验,围绕“工科实验教学组织”做了主题发言。
曹教授讲了实验教学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接着就如何上好实验课,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第一,合理科学安排实验课程。原则上说,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一人一组,专业基础课2人一组,专业实验课2~3人一组,某些不能按上述原则分组完成的实验,则以满足实验要求的最低人数为标准分组完成,确保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任务的完成。实验指导老师的配备原则是每个实验标准班一名,理论课老师必须参与实验指导。第二,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实验指导教师要按照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备课,学校鼓励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首次参与实验指导的教师、新开设的实验项目以及部分实验难度较大的实验项目,必须经过试做实验,成功后才能对学生开放。实验前要求学生应复习好理论知识,按照进度预习实验指导书,撰写实验预习报告。严格考勤制度。在实验中要求学生遵守《学生实验守则》,对破坏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不听指导的学生,实验指导教师要对其提出严肃批评,对损坏教学仪器、设备者应按照《嘉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在场巡视指导,随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操作,解答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其它疑难问题。根据实验教学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人员不应包办代替。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解释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指导教师认真批改实验报告。第三,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包括积极加强实验教学教材体系建设;利用先进手段,搭建信息化、虚拟化的工科实验教学平台;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和内容。曹教授建议,实验课程的考核不应以实验知识为主,而是偏向于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除了评估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实验过程中操作的熟练程度外,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等方面也应列入评估的内容。
随后,大家就“如何更合理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实验课”等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与探讨,曹教授对教师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均予以了积极的回应与指导。最后,主持人丁连生老师对沙龙作了总结。他说,通过本次的交流与探讨,希望老师们在实验教学等方面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今后将一如既往的,继续组织教师们喜闻乐见的,以及教学科研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沙龙、培训和讲座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