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学校举办”如何设计混合式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主题教学沙龙



  6月23日下午,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文法学院承办的2020年第五期教学沙龙在梁林校区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以及钉钉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本期沙龙主题为“如何设计混合式教学中的小组活动”,由文法学院白春苏团队主讲,文法学院副院长步珏良主持。来自文法学院、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等单位的十余位老师参加了教学沙龙的现场交流,还有160余名老师参与了本沙龙的线上交流。

本期沙龙的主讲与分享嘉宾主要来自文法学院的白春苏团队,包括3位老师与1位在校生。白春苏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如何设计小组活动”在“合作学习理论”层面上的思考,并据此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小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郭雅静老师结合自己在《语言教学法》课程中的实践经验,与大家探讨了如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她认为“明确而多元的任务、足够的资料提供、细化的分工、老师的鼓励与评价、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等都是保证小组学习活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李俐兴老师与大家探讨了小组学习活动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问题,包括教师的任务及其对小组和组长的评价与反馈、组长的任务及其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小组间相互评价、小组成员的任务与评价中的角色等,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教学评价策略。文法学院的章馨尹同学以学生视角与大家分享了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体会与感受,她认为,小组学习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特别对提升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自己也是受益者;然而,学习小组的组建形式、对可能出现的搭便车行为的牵制、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的调动等都是可能影响小组学习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最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永良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文法学院组织的本次沙龙主题明确,准备充分,气氛热烈,展示了教学团队强大的凝聚力的教师团队深入合作的成果;同时,他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嘉兴学院教师中有更多的优秀团队产生,并通过团队协作,达到为教师“减负”、学生在快乐中“增负”、课堂教学质量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

参与本次教学沙龙的老师普遍表示,白春苏老师教学团队的经验对自己日后的教学很具启发性,希望以后继续深化交流与研讨。

文法学院现场照片.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