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层面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探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结项材料


专业建设与发展、专业质量监控、专业认证(评估)、一流专业建设等,需要及时掌握全面、准确的教学状态数据,数据内容应该对接本科教育质量监测数据采集要求,并将市厅级、校级层面数据纳入采集范围。目前,这些数据是缺失的,或者采集方式传统,费时费力、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共享程度低。通过数据对接、数据采集等方式,建立健全本科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库,并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适时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发展状态数据常模,能够清晰地对专业的发展水平做出判断,为专业质量持续改进、专业预警、一流专业建设等提供强大数据支持。

    《专业层面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立项以来,项目组按照申报承诺、项目研究计划,认真、扎实地开展了研究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研究设计有关专业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信息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框架。编制了专业质量管理正文表格42张,附件表格12张。针对不同专业发展水平,项目组编制了新设专业评估指标、审核评估专业指标、专业综合评估指标、一流专业评估指标的4类6种专业质量评估指标。编制1套专业质量反馈及整改业务流程。出台《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实施办法》(讨论稿)。撰写论文“持续推进地方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学院为例”“金课”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两篇论文已被《教师》等期刊录用。项目延期期间,项目组积极与公司、有关专家、学校管理人员联系,听取他们对信息化平台、文件制度、评估指标体系、质量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建议或意见,不断对研究内容进行完善。与公司合作,积极开发应用软件(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试用版))并开展了数据测试及其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