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OOC的讨论评析


 

关于MOOC的讨论评析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 张梦(编译)

 

1 引言

  实践开放教育运动的准则是“技术加强学习”(Techonology Ehanced Learning)语境下的国际趋势之一,通过使用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提供的多种渠道来推动知识的建设和传播。教育的开放性早在二十世纪初就进入公众视野:1938年加拿大创立了关于远程教育的国际委员会;1969年英国开办了第一家“开放大学”。随着文献研究的发展,“开放性”已经成为教育界70年来广泛热议的话题。概观教育机构的现状,(除个别学校例外)教学实践中的变革实在微不足道: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创建和共享还不足以发起教育变革,或达到运行资料库、赢得关注度的目的。一种可能的途径是从开放教育资源转移到“开放教育实践”,以MOOC的形式,实行开放教学。

  近期研究表明,MOOC正逐渐成为教育界热议的新现象。讨论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学生的互动模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按能力分班的在线课程的质量保证,辅导和个性化反馈也许不适用这种开放式、大众化的教学模式。有趣的是,尽管许多教学机构质疑MOOC在实践中会产生的影响,考虑因素却基本和教学无关。

2 研究方法

  为回顾MOOC探索中的学术进步,本研究采用综合方法:将互相独立但又紧密相连的文献综述与数据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文献研究规定选择合适的资料库,设置约束条件筛选文献以及多次校审。为确保文献分析的可靠性,第一步要明确文献研究的目的,其次试图收集各种适用于MOOC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探究其概念理解的发展进程。主要策略是利用谷歌学术搜索检测来自博客和其它次级来源的相关文献。

3 分析与结果

  3.1.文献综述

  关于MOOC推广的分析文献反映了两大问题:一是MOOC的概念发展;二是MOOC在教学上的应用。

  3.1.1.文献发展

  早期研究中,75%的论文将MOOC理解为强调开放资源的学习体验。开放是MOOC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其次是大规模。另一方面,早期文献很注重从技术革新的角度讨论MOOC的开放性,如服务和系统互动作用,教学资源创新和重组的技术支持等。例如,许多博客、维基、社交网络、通信系统的用户在参加线上学习活动时更希望使用这些熟悉的平台。近年来,人们从研究MOOC的用途转向许多实际的考虑,如财政状况、可持续性、吸引学生用户等。MOOC学习者的高流失率令人担忧。此外,研究显示MOOC的大部分学生用户对五花八门的证书或取得学分并不感兴趣。

  3.1.2.教学法

  72%的文献研究暗示从教学法的角度看,MOOC可以说是一个破坏性概念。MOOC的大规模性和开放性要求开发者提出一套不同于以往支持在线教育和混合型学习的理论方案。关联主义教学法和同伴互助学习,开放性和课程资源再利用,都将成为这一视角下的关注话题。

  1. 由于针对广大学生群体定制的简易化和课程反馈面临诸多困难,同伴互助学习原则成了维持MOOC规模的必要条件。学生扮演起学习者和教师的双重角色,教师也不再是课程的唯一建设者。

  2. 在近期的文献研究中,开放要素几乎被彻底忽视了。无论如何,开放性都具备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潜力,这一概念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调整”,包括重组,协作,自由获取,势必会对诸如教学、评估、反馈等实践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3. “开放教育资源”(OER)是文献研究的另一关注对象,被认为是确保MOOC开放性的因素之一,与“调整”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

  3.2.实践综述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测MOOC在教学上的可操作性,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

  当前大多数学习体验平台都提供模板或课程模型,课程工厂(课程的高度相似)开始涌现。此外,课程设计不断地,重复地忽略了许多关联主义或同伴互助的基本原则。大多数被推荐的教学活动都被设计成学生自主解决的模式,很少提供学生互动交流的空间。

  分析表明80%的课程把MOOC可以自由获取的特征视作其主要的市场属性。然而免费获取课程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被其他平台重新使用,修改或是与其他电子产品重组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分析,60%的MOOC把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当做获取课程内容的基础,然而这些资源却得不到合理的再利用,自由概念被同化为“自由获取”。

4 讨论与总结

  在这个领域里,许多积极的行动在一个基本产业化的水平上展开,取代了原来的机构性的模式。

  4.1.艰难的一步

  MOOC从一个对教育开放性充满创新潜力的期望出发,经过数年,逐渐沦为高校为触及全球观众而不是知识方式,并缺乏真正创造性的机械公式。高校在实现开放的课程内容向开放的教育实践的转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放”概念既未被充分理解,又缺乏实践经验。另外,“开放”与“信息与通用技术”的使用密切相连,过去课程内容的再利用远不如电子通讯发达的今天更具可行性。

  4.2.反思MOOC

  事实上,当前的大多数MOOC已经逐渐摈弃开放原则。这一现实证实了David Wiley对MOOC首字母缩略词意义变形的担忧。理解第一个字母O(开放)的含义和引申义非常重要。字母C(课程)从知识传播模式中产生了一个有趣的分化。其课程性质使它们与互联网上可供自学的教程视频区分开来。第二个字母O(在线)假定所有的学习体验以网络为媒介。字母M(大规模)似乎是MOOC最流行的特征,但也可能是最受环境制约的,例如市场或关注度。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揭示了MOOC的含义在逐渐异化,偏离了其首字母缩略词的定义,文献研究和兴起的MOOC课程中探讨的原则。原本以教学法为设计理念的根基在实践中被忽略,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够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MOOC学习者的高流失率。在MOOC的名声还未败坏之前,当务之急是要仔细审视其在实践中暴露的诸多问题。